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11月香草小學堂,來到台北市萬華的新富町文化市場,邀請了三位職人——對植物有深刻研究,「台灣原味」的創辦人吳美貌;將台灣香草結合飲食創意「三玉號」野草風味師 蘇立中;為台東打造野薑花啤酒的「金色三麥」總釀酒師 / 廠長 詹于慧,與小村先生人鼎一起,在週末午後進行一場香草職人對談。
講座當天座無虛席,現場氛圍充滿了香草的自然氣息。邀請來賓們品嚐了小村精心準備的香草點心、香草茶、甘酒與野薑花啤酒,感受香草與飲食結合的獨特風味。此外,現場還展示了多款純露與精油,讓來賓能透過聞香體驗香草的層次魅力。同時也準備了新鮮的香草植物與乾燥香草,讓每位參與者能夠真實接觸香草,近距離感受台灣香草的自然之美與無限可能。
小村遠遠的創辦人陳人鼎,來自遠遠的台東山谷,以「成為全台最香的男人」為目標,在台東的泰源幽谷打造了一片香草園,利用當地獨特的氣候和環境條件,培育種植出具有代表性的香草植物。從種植到萃取,一步步探索香氣的可能性,研發出純露、精油外,還衍生出各種創意的香草應用,為台東香氣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,將台灣原生香草的香氣帶到更多人的生活中。
除了傳統萃取香氣的手法,小村遠遠更積極探索飲食與生活中的創新可能性,透過與不同團隊的共同研發,交換彼此對於香草加工技術的知識,鑽研香氣的保存與轉化,從新鮮到乾燥,再到萃取,每個環節都精準控制,以不同的溫度與手法,確保香氣的層次感得以維持。研發出將香草融入豆乳、甘酒、餅乾,甚至開發啤酒等多樣化產品,致力於讓台灣香氣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。
以推廣台灣香草的應用為使命,人鼎認為香草產業不僅是種植與收穫,更是一場「香氣的煉金術」,將台東這片肥沃土地的價值,轉化為具有文化與經濟意義的產品,並藉此推動台東土地與農業的轉型。
為此,人鼎積極推廣香草文化,開設「香草小學堂」和「遠遠香聚」等活動,邀請民眾深入農場,感受香氣與土地的深刻連結。對於未來,期待讓台灣的香氣不僅走入人們日常生活中,更能走向更廣闊的世界,讓香草產業不只是農業,更是文化與生活,是土地與人的連結,用香草寫下偏鄉土地重生的故事。
台灣原味的創辦人吳美貌老師,以深厚的熱情投入台灣原生香草的研究,致力於將這些來自山林與田野的植物融入日常生活。她的足跡遍布台灣山林田野,從街邊的大葉山欖到東部海岸線的瓊崖海棠,再到田間的紫蘇與野薑花,這次帶來10種本土香草植物的獨特之美,帶領觀眾走進台灣香草的世界。
「不同的海拔高度、季節與栽種方式,會影響植物的香氣層次。」美貌老師分享,每一株植物在不同季節、地點都有所不同,如何萃取、保存香氣的方式也會不同,香草的香氣不僅是一種嗅覺的享受,更是土地賦予人類的深層對話。
現場老師熱情地拿出早上剛摘、新鮮的植物,讓大家親手搓揉嫩葉、聞嗅鮮花,從嗅覺開始親身體驗,感受植物的香氣與韻味,讓香草成為媒介,連結人與大自然。
活動中,美貌老師還分享了台灣原味的招牌點心——洛神花圈圈,將台東飽滿嫣紅的洛神花與本土喜願小麥結合,製作出入口微酸酥脆、帶有淡淡花香的創意美食。這份點心展現了香草在飲食中的可能性,不僅在味覺上令人驚艷,也透過食材的故事,讓品嚐者感受到土地的能量與自然的溫度。
從細膩的研究出發,探索每一株植物的香氣結構,從前調的清新到後調的溫潤,為每一株香草賦予獨特的角色,強調香氣的個性化體驗,吳美貌老師的努力不僅在於探索植物香氣,更在於傳承台灣香草文化的價值,無論是料理中的增味調香,還是香氛產品中的舒壓療效,都展現出其豐富的可能性。她相信,每一株植物的香氣,都在講述一段台灣土地的故事,而這些故事值得被珍視,並在生活中被一再品味,希望人們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,能感受到土地的溫暖與自然的力量。
(花圈圈照片取自「有限責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」官網。野薑花米香照片取自「土生土長On the Ground」)
金色三麥的總釀酒師 / 廠長-詹于慧/小詹,從2013年開始研發啤酒,打造過一支又一支充滿特色的創新啤酒。其中,野薑花啤酒靈感來自台東的自然景致——日出與月光海,酒標上描繪著日出的意象,象徵著與台東土地的深厚連結。
金色三麥的野薑花啤酒,不僅是對台東自然風味的致敬,更是一項支持花東地區農產的行動。釀造野薑花啤酒時,釀酒師選擇使用來自小村遠遠的優質香草,將新鮮厚實的野薑花花瓣乾燥,以保留香氣的穩定性與層次感。乾燥花在溫水中舒展,萃取出最豐富的香氣,經過九到十天的浸泡,融入啤酒的麥香與氣泡之中。這種釀造方式延續了德國啤酒的傳統,同時融合了台灣本土香草的特色,成為一場技術與自然的對話。
「先搖一搖,觀察顏色與泡沫的厚度,再慢慢地喝一口。」現場也分享了啤酒的品嘗方法,喝一口冰涼的野薑花啤酒,花香味會漸漸從喉嚨出現,如同東部的微風清甜。透過啤酒傳遞出對土地的支持與感謝,讓人們在舉杯之間,品味台灣香草的無限可能。
(野薑花啤酒照片取自「金色三麥」粉絲頁)
三玉號的共同創辦人蘇立中,以台灣本土植物為靈感,透過多年的植物研究與留香手法,重新詮釋了這片土地的自然風味。三玉號以「野草茶」為品牌核心,重新定義了青草茶的形象,將「野草茶」這個概念帶入台灣茶飲界,是希望打破傳統觀念,讓年輕人也能對這類植物茶產生興趣。
立中老師認為,台灣原生植物擁有豐富的風味層次,透過不同的加工手法,烘乾、揉捻、炒焙或發酵,一次次的嘗試,萃取出珍貴又獨特的滋味,用香草呈現出海洋的鮮味、奶油起士的滋味,保留香氣與風味的精華,重新建構認識植物的方式,不僅讓植物的香氣完整呈現,也將它們的文化與故事一併融入產品之中。
老師的香草產品開發,不僅是對植物香氣的探索,也包含對地方文化的深厚敬意。透過與部落和農村合作,幫助當地居民重新認識植物的價值,並協助開發出更具經濟效益的產品。他強調,植物的香氣是一種土地的記憶,通過細膩的處理手法與創新的應用,這些植物的文化價值得以被更多人認識。希望透過每一款產品,將台灣的自然故事傳遞到更多人的生活中,讓人們在享受茶飲、美食時,也能感受到土地的溫暖與文化的深度。
(野草茶照片取自「三玉號野草茶」)
以香草為媒介,我們深入了解到台灣原生香草的多樣性與無限可能,讓香草的應用不在侷限於歐美飲食的想像,而是更日常、更台灣式的結合。透過香草小學堂的分享,我們看到了香氣如何從山林中被萃取、保存,從不同的手法中,誕生出不同的香氣。聽著每位職人分享,如何將香草融入日常生活,成為人與土地之間的重要連結。
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結合,讓香草應用延伸至飲品、食品、香氛等多元領域,展現出創新與實用的雙重價值。這次的座談不僅傳遞了香草的知識,更帶領大家品味香草,啟發我們重新認識台灣土地的深厚資源,讓自然的香氣融入日常,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。